2019年6月14日是全國第十二個“信用記錄關愛日”,“人無信不立,業無信不興”,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開展“信用記錄關愛日”主題宣傳活動,組織學習相關知識。
“征信”、“個人信用報告”、“信用記錄”等詞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新鮮事物,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,人們正逐漸感受到它們的存在。在銀行辦理貸款、信用卡等信貸業務時,常常會聽到銀行的工作人員說您的“信用記錄”如何,說的就是征信的事兒。那么,“征信”是怎么回事?征信“征”什么?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況下容易出現失信記錄?該如何避免?
“征信”是什么?
簡單來說,征信就是專業化的、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您建立信用檔案,依法采集、客觀記錄公民的信用信息,并依法對外提供信用報告的一種活動。征信記錄了公民過去的信用行為,這些行為將影響未來的經濟活動。有關公民過去信用行為的記錄會體現在“信用報告”里,“信用報告”被人們形容為“經濟身份證”。 經濟和社會越發展,征信與個人的關系就越密切。
征信“征”什么?簡單地說,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:
“您是誰?”也就是您的基本信息,包括您的身份、姓名、家庭關系、家庭住址、聯系方式等。
“您借了多少錢?”也就是您的整體負債情況,包括您在哪家銀行貸了多少款,辦了幾張信用卡、每張卡的信用額度是多少等。
“您按約還款了嗎?”就是您在什么時候還了什么錢,是不是按合同的規定按時、足額地還了款,包括各類貸款,還包括信用卡等。
“您遵紀守法了嗎?”就是您是否遵守了與經濟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,以及法院民事經濟案件的判決信息、已公告的欠稅信息等。
需要指出的是,征信機構采集的信息都是您在經濟金融活動中產生的信用信息,對于一些與信用無關的信息,比如個人的宗教信仰、基因、指紋、血型、疾病和病史信息等,征信機構是不采集的。
一、什么是“信用記錄關愛日”宣傳活動?
為進一步拓寬征信知識宣傳的深度和廣度,提高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和維權意識,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自2008年起,人民銀行于每年6月14日在全國各地舉辦“信用記錄關愛日”活動,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個人信用報告查詢、征信知識咨詢等主題宣傳。
二、什么是個人信用報告?
個人信用報告是征信機構出具的記錄您過去信用信息的文件,是個人的“經濟身份證”,它可以幫助您的交易伙伴了解您的信用狀況,方便您達成經濟金融交易。
三、征信信息從哪里來?
征信機構從信用信息產生的源頭采集信息,具體來說,征信信息主要來自以下兩類機構:
提供信貸業務的機構:主要是商業銀行、農村信用社、小額貸款公司等專業化的提供信貸業務的機構。
其他機構:包括個人住房公積金中心、個人養老保險金等機構。
此外,上述部分機構還提供個人的地址、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,而這些信息是由個人在辦理業務時提供給這些機構的。
四、消費者本人可以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嗎?
當然可以,這是個人作為信用報告主體的知情權,根據《征信業管理條例》的規定,個人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。